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简讯2025年第(10)期
最新动态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简讯2025年第(10)期
2025-11-103


2025年第(10)期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十五五”规划研讨会在京召开

10月20日,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十五五”规划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高级顾问、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名誉会长、工信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奚国华,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顾问组副组长、中国电子学会党委书记、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顾问组组长、工信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工信部原总工程师韩夏,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首届董事会主席、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正茂,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会长郭浩,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总编辑王保平,协会部分顾问专家、省行协代表及协会秘书处和分支机构负责人共8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会长郭浩致辞,他希望借助本次研讨会,汇聚顾问专家智慧,共绘协会未来发展蓝图。研讨会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中新主持。赵俊湦、钟蔚分别介绍协会“十四五”发展情况、“十五五”规划编制总体思路。吴基传在座谈讨论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正确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五大关系对协会未来五年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协会未来的发展要不断拓宽眼界和视野,将AI这些新技术领域的企业纳入进来,提供好服务,吸引、汇聚更多企业到我们这个平台来,为协会“十五五”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奚国华指出,协会要与信息通信业的规划做好衔接,紧跟新技术发展潮流以及电信运营商的战略转型,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卫星通信与天地一体、先进传输网络、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张峰指出协会要关注庞大的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众多的专精特新企业,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韩夏指出,协会要加强前瞻研究,凝聚行业共识,要关注卫星网络、低空与临空经济的发展,促进天地一体网络的融合与协同;要关注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行业加强联动,实现赋能;要加强合作交流,防止内卷,维护好良好的行业发展生态。与会顾问专家代表对协会五五”规划的内容体系和总体思路表示认可。顾问专家从协会如何推动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建议,协会要更加关注产业的融合和生态的发展,不断进行服务范围边界扩围。围绕协会“十五五”规划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实施路径等关键问题,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建设性思路。赵中新在总结发言中对与会代表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顾问专家立足国家发展全局,着眼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协会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协会“十五五”的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将有助于协会进一步找准定位、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更好地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行业要闻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召开

10月12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市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系统总结近一年来产业科技创新工作经验成效,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单忠德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市副市长马震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进展,重点领域创新实现突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创新平台布局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产业技术基础有力夯实,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已构建形成以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316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有力支撑的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生态,建成覆盖3大技术交易所、12个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420家重点技术转移机构的技术转移体系,各类创新孵化机构超1.5万家,服务网络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信心,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要全面落实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强化部门协同,消除改革障碍,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要高水平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强融合支撑载体,提升制造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进一步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围绕产业链需求一体化推进计量、标准、质量、知识产权、科技情报等产业技术基础要素布局,提升系统化服务能力。要加快营造产业创新生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要推动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工信力量。会上,北京、江苏、湖北、广东、重庆等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司局,各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科技服务业主管部门,部相关司局、相关部属单位、部属高校、相关行业协会(联合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七部门联合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

为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的任务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提出到2028年,打造服务型制造升级版,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广泛普及、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方案》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聚焦企业、行业、区域和生态方面提出体系化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任务措施。一是以企业为“点”,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领军品牌,开展服务型制造品牌提升行动、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行动,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二是以行业为“线”,分行业分领域推进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推广应用,实施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动。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三是以区域为“面”,以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四是以生态为“体”,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加快建设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服务型制造发展底座。

工信部启动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聚焦算力网络发展,构建高速大容量、确定低时延、泛在广覆盖的城域网络,在城域内提供毫秒级算力资源网络通达能力,即面向基础设施实现算力中心毫秒互连(<1毫秒),面向重点场所实现算力资源毫秒接入(<1毫秒),面向应用终端实现算力应用毫秒可达(网络时延<10毫秒)。以专项行动为牵引,带动产业各方聚焦畅通毫秒用算通道,在全国范围内梯次推进毫秒用算网络建设,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域覆盖、高效畅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网络能力体系。

《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印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提出到2027年,新制定云计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以标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凸显。加快云计算领域国际标准供给,促进产业全球化发展。该指南在2015版的基础上,优化了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布局,聚焦三大核心方向,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一是持续强化智算云供给能力。立足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优化智算云平台建设,推动异构算力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智算云服务水平,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算力支撑,满足各行业对智能化算力的多样化需求。二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协同发展。加强云平台与芯片使能软件、操作系统及各类应用软件的协同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破技术壁垒,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产业生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全面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完善云计算应用标准体系,通过标准规范技术应用场景、优化业务流程、保障数据安全,有效破除行业发展障碍,助力培育人工智能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激活产业数字化转型潜能,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统筹协调,增强与各地、各有关部门协同。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云计算标准化技术组织作用,统筹产学研用各方、产业链各环节优势力量,共同构建先进适用的云计算标准体系。二是强化宣贯实施。指导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开展重点标准的宣贯培训和实施推广,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交付部署、运营运维、质量管理等环节对标达标。三是深化国际合作。加快云计算国际标准转化,提升国际国内标准关键指标的一致化程度。积极参与云计算国际标准化活动,携手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云计算国际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10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技服务业标委会”)成立会议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部科技服务业标委会主任委员谢少锋出席会议并为标委会揭牌。部科技司有关负责同志参会并宣读科技服务业标委会成立公告,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有关负责同志、科技服务业标委会委员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会议。成立科技服务业标委会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提高科技服务业标准化水平的重要举措。科技服务业标委会主要负责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企业孵化服务、技术推广服务等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秘书处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同期,科技服务业标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等制度文件,对科技服务业政策进行了学习解读,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eSIM商用(试验)开启

近日,三大运营商集体先后宣布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备受关注的中国手机eSIM商用(试验)终于开启eSIM,全称为Embedded-SIM,即嵌入式SIM卡,就是将传统SIM卡电子化,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无需再插入物理SIM卡也可激活运营商提供的蜂窝号码。截止2025年7月,全球已有超400家运营商提供eSIM服务。在全球5G网络用户中,eSIM采用率达到了29%,在全球通信领域eSIM已是大势所趋。国际eSIM进程要快于中国,正倒逼中国市场布局eSIM。随着eSIM 技术的不断推广,对终端用户、设备厂商以及运营商等多层面均产生了深远且积极的影响。eSIM 商用试验的落地,是中国通信行业顺应全球技术潮流与 5G-A、物联网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标志着 “无卡化” 时代加速到来。尽管安全风险、用户习惯与模式转型仍是挑战,但eSIM 作为万物智联的“新钥匙”,其推动产业升级与体验革新的长期价值已清晰显现,将加速通信业向更高效、智能的未来迈进。

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京开幕

9月24日,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以“数实融合新引擎 智启未来新动能”为主题,展示信息通信业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最新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她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创新变革突飞猛进,数智技术进一步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需要全行业凝心聚力,充分激发数实融合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全面释放“智启未来”的强劲动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动能。她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各行业、各领域正在紧锣密鼓抓紧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信息通信业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紧扣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紧密围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组织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为抓手,着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国际电信联盟(ITU)电信标准化局主任尾上诚藏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表致辞。巴林、爱沙尼亚、芬兰、匈牙利、纳米比亚、尼日利亚、波兰、俄罗斯、韩国等国驻华使节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栾晓维、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中国联通副总经理郝立谦、中国广电副总经理曾庆军、中国铁塔副总经理刘国锋分别致辞。华为、中兴等企业作主题演讲。9月24日下午,“ICT中国·2025系列活动”主论坛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作题为《开发数据要素推进数实融合》的主旨报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信科、华为、长安汽车等企业发表主题演讲。主论坛上,还举行了“ICT中国(2025)案例征集发布活动”。信息通信业赋能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论坛暨第三届“新绿杯”颁奖典礼发布了第三届“新绿杯”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量子科技产业论坛发布《量子计算发展态势研究报告(2025年)》。万兆光网创新发展论坛发布《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和《电信普遍服务发展状况》报告。本届展览会将持续至9月26日,预计举办各类发布、颁奖、对接活动十余场,集中发布研究报告、行动计划、技术标准等二十余项,全方位呈现信息通信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蓬勃图景。

工信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按照《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目前,继中国电信之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基础电信企业也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促进我国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网络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企协动态

信息通信行业信用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9月18日,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信息通信行业信用建设工作委员会承办的“2025信息通信行业信用建设研讨会”在深圳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以“信用赋能 向新而行”为主题,深度解读国家信用政策,共同交流研讨行业信用建设,提升企业诚信意识,增强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引导行业企业诚信经营、守信践诺,助力信息通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局长肖永忠,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赵俊湦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专业教授吴晶妹,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周莉,北京国富泰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合作部副总经理郭大琳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做了政策解读;中国移动通信供应链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吴江,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刘拥军出席会议,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客户部总经理姜山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演讲。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涛主持会议。会议期间,组织了行业信用企业考察交流活动,参观了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平安集团展厅,体验了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在平安银行深圳湾办公区,交流了行业信用应用实践。会议深刻领会政策精神,从多角度、多层面深入探讨了信息通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探索实践路径,搭建了行业信用建设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深化了合作,为持续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通过信用赋能,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强动能!来自协会会员企业、行业信用企业、诚信案例企业、各省信息通信行业协会、各基础运营企业、征信机构、金融机构及各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5G应用征集大赛5G消息及新通话专题赛圆满结束

9月22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信元公众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5G消息及新通话专题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合肥成功举办。本届5G消息及新通话专题赛以“AI赋能5G消息及新通话”为主题,致力于促进5G消息及新通话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AI+”应用场景创新,激发AI新技术对于行业生产力的全面提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体验,实现业务价值的飞跃性增长。大会得到了华为、中兴、荣耀、OPPO、小米、VIVO、三星等终端公司的鼎力支持。泰尔终端实验室负责本次大赛的技术支撑工作。赛事在咪咕视频、智汇堂、国脉文化、宽视界及263通信平台全程直播。经过初赛、复赛筛选出的27支精英队伍经过紧张激烈的竞争,最终遴选出本次竞赛的佼佼者,分别荣获一等奖(10个)与二等奖(17个)。决赛结束后,由参赛评委及颁奖仪式嘉宾举行了颁奖仪式。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

各地行

 广东省通信行业协会:10月16日至17日,“信息通信行业人力资源高级研修班”在深圳腾讯公司成功举办。来自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东电信、移动、联通、广电、铁塔、通服以及润建、普天科技、小迈网络、海格怡创、珠海高凌、传知等单位的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局长肖永忠作开班致辞。

山西省通信行业协会:近期,协会组织业内专家开展相关评定工作,56个项目被评为2025年山西省优秀信息通信工程设计成果;27个项目被评为2025年山西省优质信息通信工程项目成果;5个项目被评为2025年山西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成果等级。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