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多方面举措蓄势待发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最新动态
多方面举措蓄势待发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2024-09-12
17
车间内,仅需三分钟就能安排好未来一个月的生产计划;厂房里,“黑灯工厂”24小时不间歇生产;智能控制室里,大屏实时显示着生产指标、货物流向……目前我国已建成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球40%的“灯塔工厂”,促进制造业降本提质增效。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多方面举措将进一步发力,全面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正在开展智能制造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研究,瞄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目标完善智能制造顶层设计,以场景化方式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升级扩面,增强关键技术和方案供给能力。同时联合相关部门谋划启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支持企业分级建设一批智能工厂。
示范工厂建设迈入智能化阶段
在四川装备制造业基地德阳市,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叶片加工数字化车间生产正忙:“智能小车”自动行驶配送物料,机械臂旋转挥舞,叶片加工精度达到0.03毫米……
“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仅需3至5分钟就能安排好未来一个月的生产计划,这在过去需要十多名员工花费一整天时间。”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部工程师王琨说,智能制造为企业提升了生产经营效率,其中叶片加工黑灯产线的人均效率提升650%。
从数字化设计仿真缩短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周期,到家电生产车间里机器人“跑来跑去”精准运送物料,再到煤炭车间中“数字大脑”监测全流程生产……记者近期在多地采访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在向智能制造要效益、要动能。
据悉,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多部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以来,已推动建设了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球40%的“灯塔工厂”。
“这些企业达到了世界级先进制造水平,为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树立了示范和榜样。”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先进计算、新型网络、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应用到90%以上的示范工厂,人工智能在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场景中大量探索应用,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推动示范工厂建设迈入智能化阶段。
通过央地合作,示范工厂建设经验在各行业复制推广,带动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资源组织等方面系统优化和全面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是构建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关键抓手。在全球产业竞争不断加剧、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持续深入的背景下,要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向更大范围拓展、更深程度渗透、更高层次演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路径。
全面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但也要看到,与主要制造强国相比,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仍然不充分不平衡,在应用推广、供给支撑、标准保障等方面面临一些瓶颈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并明确“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此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一轮数字化改造。
庞大的制造业规模、领先的数字化能力、丰富的人才潜力是我国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有利条件。据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智能制造工程,完善智能制造推进机制等举措,全面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具体而言,一是完善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开展智能制造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研究,瞄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目标,研判技术发展路径、分析产业变革趋势、展望企业形态演进方向,提出系统深入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的工作思路。
二是以场景化方式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升级扩面。统筹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支持政策,推动成熟场景大规模复制推广,支撑传统产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拓展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打造一批应用标杆。
三是着力增强关键技术和方案供给能力。加紧谋划布局智能制造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大对工业机器人、高端控制器、知识融合模型等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支持力度,探索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新技术体系。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项行动,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重点领域的应用水平。
四是持续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引领作用。更新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新一代智能工厂建设。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支持龙头企业整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面向细分行业构建智能制造“标准群”,促进标准“链式”推广。
五是做优做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智能制造数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与效能评价。
支持企业分级建设一批智能工厂
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工厂建设是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中的核心一环。记者获悉,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联合相关部门谋划启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支持企业分级建设一批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是先进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国家制造业质量水平。”汪宏表示,一方面,面向传统产业、重点地区,调动其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积极性,支持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基础较好的企业建设一批基础、先进的智能工厂,广泛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夯实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基础,更好支撑产业向智能化升级。
另一方面,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在智能化模式探索方面的牵引带动作用,打造一批卓越、领航智能工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与制造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装备、工艺、软件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突破,推动研发范式、生产方式、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等创新,探索未来制造模式。
“此外,我们还将升级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工作体系,将其打造为能够指导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建设的基础工具,帮助企业理清现状、发现问题、明确建设重点,更加有效地推广智能工厂建设先进经验和模式,普及先进适用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汪宏说。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郭倩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