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舆论观点
1
舆论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抓好政策落实、助企纾困工作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2
舆论认为随着各项增量政策出台实施,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3
舆论认为政策“组合拳”并非“短期刺激”,未来将持续发力,中国经济有望持续向好发展。
中央首次系统部署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首次明确公共数据可以授权经营及相关规定,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推动共享开放,探索开展依规授权运营,完善资源开发利用制度。10月10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意见》的文件背景、主要内容和后续工作安排,与各界作交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
舆论观点
1
舆论认为《意见》的出台是首次系统部署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信号,顺应数字产业发展规律,恰逢其时。
2
舆论认为《意见》的出台将极大利好数字要素型企业,或将在数据流通、交易、应用等多环节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
3
舆论认为当前公共数据开发仍存在短板漏洞,期待《意见》落地后综合平衡数据流动的效率、安全和成本问题。
我国自主研制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
10月7日,由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上海首次点火成功,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上海市副市长陈杰出席点火试验活动并讲话。
舆论观点
1
舆论认为此次点火试验为我国全面开展重型燃气轮机整机验证奠定基础。
2
舆论认为我国从零起步构建起我国重型燃机产业链供应链,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3
舆论认为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提升,燃气轮机将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一环。
9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8%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综合PMI产出指数继续扩张,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升。
舆论观点
1
舆论认为9月制造业PMI数据体现了国内制造业供需两端同步复苏,市场景气度提升。
2
舆论关注前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延续增长态势。
3
舆论认为随着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四季度PMI指数有望延续良好态势。
21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被通报
近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第8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21家APP(SDK)在列。工信部提出,上述APP及SDK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整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舆论观点
1
舆论认为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成为重灾区,隐私安全隐患愈发凸显。
2
舆论肯定工信部高度重视用户权益保护工作。
3
舆论认为APP治理需打好组合拳,实施综合治理。
华为鸿蒙系统开启公测 应用生态趋于成熟
10月8日,华为宣布鸿蒙星河版(HarmonyOS NEXT)开启公测,这一操作系统因为采用全栈自研技术而被业内称为“纯血”鸿蒙,首批公测机型包括华为Mate 60系列、华为Mate X5系列、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系列。同日,微信正式宣布其鸿蒙原生版开始邀请内测。目前,已有1万个应用和元服务上架HarmonyOS NEXT应用市场,覆盖18大领域。
舆论观点
1
舆论认为华为纯血鸿蒙系统开启公测,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迎来里程碑时刻,未来或将实现操作系统三足鼎立格局。
2
舆论关注多款应用官宣接入鸿蒙,认为鸿蒙生态正加速迈向全面商用新征程,鸿蒙产业链有望受益。
3
舆论认为鸿蒙生态的成熟将释放巨大的价值和商业模式红利,推动基础工业高质量发展。
4
舆论认为华为纯血鸿蒙系统的应用适配性仍需进一步完善。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最终关税落地
当地时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代表投票通过了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该关税将从下月开始实施,为期五年。中国商务部、欧盟中国商会对这一投票结果深表失望,对欧方推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表示强烈不满。8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正在研究对进口大排量燃油车提高关税。12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共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但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核心关切的问题,双方还存在重大分歧,到目前为止,磋商仍未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境内舆论观点
1
舆论关注中国商务部、欧盟中国商会及相关车企等多方表态,尤其是对欧盟的反制措施。
2
舆论认为中国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中美博弈等因素是欧盟出台关税政策的主要原因。
3
舆论认为投票结果暴露了欧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缺乏一致性,中欧双方仍可通过协商谈判来修订目前方案。
4
舆论认为欧盟加征关税的做法对中国车企影响有限,中国车企可以通过加强本土化布局、输出创新技术来对冲负面影响。
5
舆论认为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做法没有法理依据,也将对欧盟自身产业和欧洲消费者带来负面影响。
境外舆论观点
1
舆论认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做法”,是对欧洲汽车工业的“致命信号”。
2
舆论认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使欧洲消费者利益受损。
3
舆论呼吁欧盟和中国保持理性对话推进谈判,避免贸易措施升级。
4
舆论担心欧盟的举措会大大影响欧洲各国汽车企业绿色转型的努力。
5
舆论关注这场贸易争端引发了欧洲其他行业团体对中欧“贸易战”的担忧。
来源:中国工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