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完善机制提升数实融合成色
最新动态
完善机制提升数实融合成色
2025-01-06
35
近期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数字经济发展活力平均分达到40.6,上海、重庆、北京3市位列数字经济发展活力三甲。之所以取得不俗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地方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坚持创新引领,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成效。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规模由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11年间规模扩张3.8倍,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第二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增幅首次超过第三产业,数实融合发展持续拓展深化。有关政策环境也在优化完善:国务院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不少地区因地制宜,积极推出相应举措。例如,辽宁省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推进20个以上5G工厂、1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500个以及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超百个。浙江省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做优做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软件等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工业“智改数转”,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5%。
一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例如,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存在“卡脖子”问题,受制于人。又如,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尚未有效激活,未能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关键要素的支撑作用特别是乘数效应。此外,兼具行业专业知识和数字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未来,应多方协力,厚植沃土,提升数实融合成色。
从产业层面看,推动产业间数字生态协同发展。打破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数据孤岛,强化不同产业数据共享,畅通数据要素流通机制,构建跨产业数字生态联盟。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深入推进5G基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布局与优化,夯实产业数字化底座。强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从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
从企业层面看,鼓励引导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为转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助力企业培养数字化人才队伍,制定数字人才引进政策,组织开展企业员工数字化技能培训,鼓励校企合作,培养急需紧缺创新人才,保障企业用人需求。优化企业数字化营商环境,简化企业办事流程,构建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智能监管系统,精准、动态监管企业活动,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从消费者层面看,应加强数字消费理念宣传引导。发挥社交媒体传播作用,提高大众特别是老年群体对数字消费的认知度,引导消费者积极尝试数字消费。打造数字消费新增长点,鼓励企业创新数字消费模式,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促进地区消费结构优化,拓展数字消费空间。完善数字消费权益保障制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数字消费新场景中的经营行为,明确消费者权益细则,增强数字消费信心。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高华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